<<  < 2017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抓落实、勇担当、共发展

  ——学习“抓落实、勇担当、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新学期,新挑战,新起点,新目标!为落实县领导在“抓落实、勇担当,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紧密联系学校班科实际,分析教学现状,引领广大教师通过对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的自我剖析,对学生学习需求的调查,对班级学生学情的了解掌握等,全面分析了的教育教学质量现状,找出自身差距,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提出了个人服务承诺,以目标激励奋斗,在奋斗中走向成功。

一、教师素养重建反思

从大事入手,从小处着眼,推进教师精神家园建设,优化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全力打造“一支队伍”,致力加强“两个建设”,努力实现“三个提升”,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一支队伍”: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两个建设”: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敬业精业、爱岗爱生、潜心育人的教师形象;进一步加强行风校风建设,塑造创业创新、敢争一流、文明和谐的教育形象。“三个提升”:在教师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上有新的提升;在服务社会、服务家长、服务学生上有新的提升;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上有新的提升。学校可以开展系列师德讲座、文化素养习得活动,通过教师节、教职工大会、校园网等途径开展发布专题学习观摩讨论等活动,推进师德建设、提升教师校园文化内涵、增强凝聚力。强化师德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考评、奖教、职务聘任、岗位安排等挂钩,加大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每年评至少选出1所师德“示范校(园)”和5--7 “师德标兵”。

二、文化内涵重构发展

学校可坚持从小事抓起,以重大节假日为契机,组织各年级通过升旗仪式、主题队会、雏鹰争章、每周一星、红旗班级评选、基地体验等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道德行为水平;组织包括消防灭火、安全逃生、家电安全、交通安全、防传染病安全、出行安全等系列安全教育;利用班主任工作沙龙,有效地将班主任工作经验教训以专题研讨方式进行交流,有针对性地将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困惑与新时期德育工作实践中的新问题、新课题进行研讨,积累好的班级管理与学生带教的经验方法,并加以推介,积极探索中小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和测评机制,就学生在校期间成长(思想品德、行为素养、成长发展的评语,各科学业成绩学习评价、学习小档案,参加专题教育情况社会实践、学校班级工作社团活动、个性特长和获奖情况,体质健康等)加强多元过程评价和流程管理。继续深入开展艺术和体育特色教育,推进书法、国学经典诵读、绳操、合唱团、科技、陶艺、乒乓球等特色教育,并力争有所突破,铸造特色的拳头产品。坚持每年举办艺术节、体育节活动等大型活动的策划组织,不失时机地向领导、家长、社会展示学校师生的风采,打造提质量、强特色的品牌。

三、校本课题重在提升

围绕省教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落实减负增效,以“课改半月谈”、“课改展示周”、“教研沙龙”等活动为载体,立足于课堂教学,启动“生态课堂”研讨活动,把全体中青年教师推上展示的舞台,在不断实验、不断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实行校本教研与年段教研相结合,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只少上一次年段及以上的校本教研公开课,在个人修课、年段磨课、校本研课的基础上,进行全校性的教学观摩研讨,并开展教学反思、评课活动,通过层层选拔,推陈出新,以促进教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做大做强中心小学“1+1”备课上课活动中心,让“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得到彰显。积极争取,适时举办面向全县的教学开放周活动。制定优秀教研组的考评方案,让优秀教师“红起来”,让得过且过的教师“跟上来”。力争到2020年形成一支以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学识高深、富有能力、结构优化的新型教师队伍。

四、常规管理重在持续

学校要继续推行推门听课、校长走课、带班巡课、年段磨课、学科研课、校本展示课、集体评课等七课制度。让教师带着“把握与微笑”进课堂,坚决杜绝上无准备之课,促进教师通读《课程标准》、精读教师用书、品读课本教材,结合本班实际撰写或修订教案,实施有效教学,让课堂回归本真。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步实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新知让学生主动建构,练习让学生自己设计的课改新目标。坚持面批与集中批、小组批与全班批相结合,做到语文每周至少批改三次,数学天天批改。加强课外辅导,实施“培优辅差”工程,坚持每个班科任教师挂钩一名学困生,每个行政人员挂钩一个后进班级,每位校长挂钩一所薄弱学校,保证学校教学质量取得长足的进步。

五、 办学环境支撑发展

细化、量化成本办学的各项指标,做好财务决算和新的年度预算。以教育教学服务、财务专业管理两条线,加快学校西大门的建设,逐年对年久失修的校舍门窗、墙壁、设备进行更换、刷新、添置。做到抓硬化打基础,抓绿化创环境,抓净化提水平,抓美化升品位,抓亮化上档次。实行义务教育入学“零门坎”的制度,让外来工子女享受平等、优质的教育资源。定期开展财产信息管理和自查,服务教育教学的工作。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严格各项相关制度,制定《保卫人员考评细则》,充分调动保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比学赶超,乘势而上,从探索到实践,从提升走向成熟,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共创实小美好的教育明天。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